首页 > 教程 > 知识 > 宗教旅游地方有哪些,中国有名的宗教旅游景点有哪些

宗教旅游地方有哪些,中国有名的宗教旅游景点有哪些

来源:整理 时间:2025-06-17 08:45:19 编辑:旅游好地方 手机版

1,中国有名的宗教旅游景点有哪些

九华山,恒山,峨眉山,泰山
五台山
最著名的当然是西藏的布达拉宫了。河南的少林寺也不错。
大佛寺
很多啊,江西的龙虎山就是道教圣地,还有峨眉山和五台山也很有名气
安徽九华山是佛教胜地

中国有名的宗教旅游景点有哪些

2,什么是宗教文化旅游资源

在中国来说,佛教圣地、道教圣地,就属于宗教文化旅游资源。 比如佛教的资源有嵩山少林寺、西藏布达拉宫、五台山、峨眉山、九华山、普陀山、梵净山……等等都是宗教文化旅游资源。 道教的资源有泰山、武当山、罗浮山、华山,等等,这些地方道教文化和古迹很多,也属于宗教文化旅游资源。 另外,在新疆、宁夏等地区,还有一些伊斯兰教的古迹,也属于宗教文化旅游资源。

什么是宗教文化旅游资源

3,宗教胜地有哪些

本土 道教武当山 佛教峨眉山 五台山 佛教胜地普陀山 仙道胜地天台山 道教胜地龙虎山 佛教胜地九华山 崆峒山 道教胜地上饶三清山 绵山
至少要告诉我们是哪个教的吧 世界范围内的话耶路撒冷应该是最有名的吧,三四个宗教争一个圣地 还有外国的一些大教堂科隆、圣母院、西敏寺啊 印度教不太清楚 神道教有伊势大神宫 国内的嘛就是佛教道教四大名山啊 还有其它好多 范围明确一些就更好答了

宗教胜地有哪些

4,中国十大佛教旅游胜地

圣地一:法门寺 (法门寺因供奉“释迦如来佛指舍利”,故排名佛教圣地) 法门寺位于陕西扶风县城北十公里的法门镇。始建于东汉末年,发迹于北魏,起兴于隋,鼎盛于唐,被誉为“皇家寺庙”,因安置释迦牟尼佛指骨舍利而成为举国仰望的佛教圣地。法门寺,因舍利而置塔,因塔而建寺。原名阿育王寺,隋改称“成实道场”,唐初改名法门寺。北魏和唐初都曾拓展寺院,唐高宗显庆年间修成瑰琳宫二十四院,建筑极为壮观。原塔俗名“圣冢”。唐贞观年间改建成四级木塔,明隆庆三年(1569)木塔崩塌,万厉七年至三十七年建起十三级八面砖塔,高四十七米。清顺治十一年(1654)因地震塔体倾斜裂缝,民国二十八年底(1939 )朱子桥将军捐资补修宝塔,一九八一年八月二十四日因阴雨连绵宝塔崩塌。据史载:元魏二年(555);隋仁寿二年(602);唐贞观五年(631);三次开塔就地瞻礼舍利。唐高宗显庆年;武则天长安四年;肃宗上元元年;德宗贞元六年;宪宗元和十四年;懿宗咸通十四年,均以极其隆重的仪式迎请至宫内供养。宋代法门寺也曾恢复到最大规模。明、清两代法门寺虽有所衰,地方官民信众仍尽力整修。新中国成立后,法门寺香火渐盛,道场兴隆。一九八四年人民政府落实宗教政策将法门寺交由佛教界管理。一九八七年政府决定重修宝塔,清理塔基时发现了自唐懿宗咸通十五年封闭的唐代地宫,适逢四月初八佛诞日,喜获释如来真身舍利及上千件法物宝器,法喜遍满,普天同庆,从此法们寺揭开佛元新页。一九八八年法门寺成功举办了国际性的“释迦如来真身舍利瞻礼法”,并正式对外开放。十余年来在党和政府宗教政策的指引下,在澄观、净一法师的带领下,在佛教四众的努力下,先后修建了大雄宝殿、长廊角亭、钟鼓楼、禅房、寮房等仿唐工程。一九九八年对宝塔地宫进行装饰,使其庄严再现,体现无上法门,体现无尽法界,结合历史,宗教信仰,社科艺术等内容为一体而又是供养佛指舍利的大曼荼罗坛场,再现唐密曼荼罗之精华,使法门寺成为中国佛教首区。圣地二:灵光寺 (灵光寺因供奉释迦牟尼佛牙舍利,故排名佛教圣地)灵光寺位于北京西山余脉翠微山东麓,中外佛教徒朝拜的中心之一。1983年被国务院确定为汉族地区佛教全国重点寺院,现由中国佛教协会派僧人管理。灵光寺创建于唐代大历年间(766-779年) 初名“龙泉寺”。金世宗大定二年(1162年)重修,改称“觉山寺”。辽道宗咸雍七年(l071年),丞相耶律仁先之母郑氏为供奉佛牙舍利建造了“招仙塔”。塔为八角形,以雕砖砌成,规模宏大。据《日下旧闻考》载:“寺后有塔十层八楼,俗称画像千佛塔,绕塔基有铁钉龛十六座。塔西有井泉,深广约五尺余。“明英宗正统年间(1436-1449年),征调全国各地木材扩建该寺后,始改今名。几百年来,灵光寺殿堂巍峨,风景秀美,一直是北京著名的游览胜地和佛教活动场所。目前的灵光寺依山而建,登上二十米高的石阶,就是大雄宝殿,内供1989年泰国已故僧王赠送的释迦牟尼佛铜像。穿过大雄宝殿就是佛牙舍利塔。院内古树叁天,花木扶疏,宝垮高耸,殿宇庄严。并有莲花水池,飞泉瀑市。昔人作歌云:“翠微八大刹,灵光居第一。”而灵光寺又以佛牙舍利最为有名。佛祖释迦牟尼圆寂火化后留下两颗佛牙舍利,一颗传到锡兰(今斯里兰卡),一颗传到当时的乌苌国(今巴基斯坦境内),后由该国传到于阗(今我国新疆和阗县)。5世纪中,南朝高僧法显西游于阗,把这颗佛牙舍利带回南齐首都建康(即现在的南京)。隋朝建立后,佛牙被送到长安。五代时期,中原战乱,佛牙舍利又辗转传到了当时北辽都城燕京(即今北京)。咸雍七年(1071年)八月,招仙塔建成后,这颗佛牙舍利便供奉在塔内。二十年来灵光寺佛光普照,法雨广施,信徒猛增,弟子达十万之众。来此朝拜的有缅甸、英国、法国、日本、朝鲜、韩国、东南亚各国及港澳台地区信众,也有慕名而来的政府首脑。灵光寺已逐步发展成为国内外闻名的佛教道场。圣地三:大昭寺、小昭寺(大昭寺、小昭寺因供有释迦牟尼在世时塑造的12岁、8岁等身像,排名佛教圣地)大昭寺坐落在拉萨市旧城中心八角街,始建于公元647年。传说,在建寺之前,文成公主运用阴阳、五行,推测出西藏的地形似一仰卧的魔女,拉萨卧塘湖恰为魔女的心脏,在此填湖建寺才能驱魔。于是,松赞干布按文成公主的心愿,为公主入藏而修建了这座大昭寺。大昭寺,藏语称“觉康”,意即释迎牟尼佛寺。后经历代修七葺扩建,才形成今日庞大建筑群。大昭寺占地2万平方米,有20多个殿堂。主殿居中,高四层,上覆金顶。经堂、佛殿、传召机构绕殿而筑,大昭寺内珍藏有大量的珍贵文物,最著名的是文成公主带入西藏的释迎牟尼金佛。小昭寺位于大昭寺北面约500米处,为西藏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拉萨名胜之一。通常与大昭寺连称“拉萨二昭”而驰名于世。小昭寺始建于唐代,与大昭寺同期建成,7世纪中叶由文成公主督饬藏汉族工匠建造。寺内供奉的释迦牟尼佛为佛陀12岁时之等身像,是文成公主由长安携带进藏,成为西藏最珍贵的历史文物,后移至大昭寺,又将公主携带的另一个尊佛移至小昭寺。 小昭寺又名上密院,藏语叫“居堆巴扎仓”,属藏传佛教格鲁派密宗最高学府之一。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在世时反对偶像崇拜,不立寺供像。在他临终前只同意以自己三个不同年龄即八岁,十二岁及十六岁的模样塑像,并亲自为塑像绘图,塑成后亲自开光。其中,8岁等身像由原尼泊尔的尺尊公主由尼泊尔带入西藏,原供于大昭寺内。12岁等身佛像从古印度流入中国,又经唐代文成公主带入西藏,原供于小昭寺内。16岁等身像原在印度,后因战争沉入印度洋。大昭寺原是为供奉佛祖8岁等身像而建,小昭寺是为文成公主带来的12岁等身佛像而建,后两尊佛像对调了寺庙,12岁等身佛就到了大昭寺内。圣地四、五台山(五台山因是文殊菩萨道场,又被称中国佛教第一圣地,故排名佛教圣地)五台山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忻州市五台县和繁峙县之间,西南距省会太原市240公里。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嵋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或者世界五大佛教名山 。五台山所在的山西处于黄土高原,地旱树稀,视野里整整一个是土黄色的世界,可以称为金色世界;五台海拔很高,山顶积雪,可谓银色世界;东方琉璃世界系药师佛的净土,药师佛即药师琉璃光如来佛的简称。五台山方圆五百余里,海拔三千米,由五座山峰环抱而成,五峰高耸,峰顶平坦宽阔,如垒土之台,故称五台。汉唐以来,五台山一直是中国的佛教中心,此后历朝不衰,屡经修建,鼎盛时期寺院达300余座,规模之大可见一斑。目前,大部分寺院都已无存,仅剩下台内寺庙39座,台外寺庙8座。现在五台山是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旅游区之一。寺院经过不断修整,更加富丽堂皇,雄伟庄严,文化遗产极为丰富,举世称绝,其中最著名的五大禅寺有显通寺、塔院寺、文殊寺、殊像寺、罗睺寺。圣地五、普陀山(普陀山因是观世音菩萨道场,又被称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故排名佛教圣地)普陀山是著名的海岛风景旅游胜地。如此美丽,又有如此众多文物古迹的小岛,在中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普陀山位于杭州湾以东约100海里,是舟山群岛中的一个小岛,全岛面积约12.5平方公里。普陀山的风景名胜、游览点很多,主要有:普济、法雨、慧济三大寺,这是现今保存的二十多所寺庵中最大的三座寺庙。普济禅寺始建于宋,为山中供奉观音的主刹,建筑总面积约11000多平方米。法雨禅寺始建于明,依山凭险,层层叠建,周围古木参天,极为幽静。慧济禅寺建于佛顶山上,又名佛顶山寺。普陀山有众多奇岩怪石,著名的有盘陀石、二龟听法石、海天佛国石等二十余处。在山海相接之处有许多石洞胜景,最著名的是潮音洞和梵音洞。圣地六、九华山(九华山因是地藏菩萨道场,又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故排名佛教圣地)九华山位于安徽省青阳县城西南20公里处,距长江南岸贵池市约60公里。方圆120平方公里,主峰十王峰1342米,为黄山支脉,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华山共有99座山峰,以天台、十王、莲华、天柱等9峰最雄伟,群山众壑、溪流飞瀑、怪石古洞、苍松翠竹、奇丽清幽,相映成趣。名胜古迹,错落其间。圣地七、峨嵋山(峨眉山因是普贤菩萨道场,又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故排名佛教圣地)峨眉山位于中国四川省峨嵋山市境内,景区面积154平方公里,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是著名的旅游胜地和佛教名山;是一个集自然风光与佛教文化为一体的中国国家级山岳型风景名胜。1996年12月6日列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名录》。相传佛教于公元1世纪即传入峨嵋山。近2000年的佛教发展历程,给峨眉山留下了丰富的佛教文化遗产,造就了许多高僧大德,使峨眉山逐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影响甚深的佛教圣地。目前,全山共有僧尼约300人,寺庙近30座,其中著名的有报国寺、伏虎寺、清音阁、洪椿坪、仙峰寺、洗象池、金顶华藏寺、万年寺等。 圣地八:少林寺(少林寺因是佛教禅宗祖庭和世界著名佛教寺院,故排名佛教圣地)少林寺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是北魏孝文帝为印度僧人跋陀而建,因寺院建于少室山密林深处,遂命名为“少林寺”。跋陀是第一个来到少林寺的高僧,他在少林寺专心翻译佛经,收徒子数百人。后来达摩一苇渡江来到嵩山,在少林寺后山五乳峰山洞内面壁九年,创立了佛教禅宗,被后人尊为禅宗初祖,少林寺也被称为禅宗祖庭。少林寺不仅是禅宗的发祥地,还是中国功夫的发祥地,有“禅宗祖庭,功夫圣地”之称。圣地九:白马寺(白马寺因是佛教传入中国的第一座寺院,故排名中国佛教圣地)白马寺,位于洛阳市老城东约几公里邙山南麓洛河北岸之间,是佛教传入我国内地兴建的第一座寺院。初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一年(68年),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相传,汉明帝刘庄,“夜梦金人,身有日光,飞行殿前,欣然悦之。明日,传问群臣,此为何神?”有臣答曰,此神即“佛”。明帝即派遣大臣蔡愔、秦景出使天竺(今印度)寻佛取经。蔡情、秦景取回了佛经佛像,并与天竺高僧摄摩腾、竺法兰东回洛阳,藏经于鸿胪寺,并进行翻译工作。次年建寺,名白马寺。寺址在汉魏洛阳故城雍门西1.5公里处。白马寺,在我国佛教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被尊为“释源”和“祖庭”。白马寺原建筑规模极为雄伟,历代又曾多次重修,但因屡经战乱,数度兴衰,古建筑所剩不多,人民政府为保存这一著名文化古迹,曾进行过多次修葺。现有五重大殿和四个大院以及东西厢房。前为山门,山门是并排三座拱门。山门外,一对石狮和一对石马,分立左右,山门内东西两侧有摄摩腾和竺法兰二僧墓。五重大殿由南向北依次为天王殿、大佛殿、大雄殿、接引殿和毗卢殿。每座大殿都有造像,多为元、明、清时期的作品。毗卢殿在清凉台上,清凉台为摄摩腾、竺法兰翻译佛经之处。东西厢房左右对称。整个建筑宏伟肃穆,布局严整。此外,还有碑刻40多方,对研究寺院的历史有重要价值。白马寺山门东走约30多米,有一座十三层的齐云塔,直插云霄。齐云塔始建于五代时期,原为木塔,北宋末年金兵入侵时烧毁。金朝大定年间重建此塔,至今已有800多年历史。 1961年国务院将白马寺定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7年又成立了白马寺文物保管所。现在,白马寺有僧众数十人,已正式开放,供国内外游人参观游览。圣地十:布达拉宫(布达拉宫梵语为“佛教圣地”,俗称观世音菩萨的第二普陀山,故排名佛教圣地)布达拉宫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中心的红山上,是中国著名的宫堡式建筑群,藏族古建筑艺术的精华。布达拉宫为土、木、石结构,始建于唐代,现在的规模为17世纪陆续扩建完成,集宫殿、城堡、寺院藏汉建筑风格于一体,是西藏地区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堡式建筑群,也是西藏闻名于世的标志性建筑群、艺术精品和珍贵文物的宝库。

5,古建宗教游都包括哪些景点

没游过,给你一些资料:考生讲解内容分别为: (一)古建宗教游 景点讲解: 1、云冈石窟 2、悬空寺 3、应县木塔 4、显通寺 5、佛光寺 沿途讲解(大同—应县—浑源古建宗教游;太原—定襄—五台佛教文化游;大同—朔州—代县长城边塞游): (1)大同概况 (2)金沙滩古战场 (3)塔建筑文化 (4)跤乡挠羊赛 (5)明代长城 专题讲解: 专题一: 山西这方土 (1)文明摇篮、史前三圣 (2)气候物产、民俗风情 (3)风云人物、文人墨客 (4)名胜古迹、名山大川 专题二:山西古建筑 (1)山西是中国古建筑博物馆 (2)山西古建筑的构造 (3)山西古建筑的环境美学 (4)山西古建筑保存众多的原因 山西“古建宗教游”:休闲中感受“佛国”氛围 山西省旅游资源丰富,近年来,经过整合,其北部已形成了一条以“古建宗教”为特色,包括云冈石窟、北岳恒山、五台山、应县木塔、雁门 关等著名景点在内的旅游线路。 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同时是东方三大石窟之一,里面陈列的5.1万尊北魏雕像迄今已有1500年历史,其所表现的犍陀罗艺术,是佛教艺术、古希腊艺术、波斯艺术与中国古代文化的完美融合。 清凉胜境、佛教圣地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相传为文殊菩萨的道场。此中寺庙林立,僧尼云集,汉传佛教与藏传佛教并存,古代建筑与自然风光同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始建于唐代的南禅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古代木结构建筑。 应县木塔被誉为世界三大奇塔之一,是世界现存最古老最高大的纯木结构建筑,近67米高的塔身无一枚铁钉,在950余年的漫长岁月中,尽管历经地震、炮火,仍安然无损。它建筑风格伟岸,局部艺术温柔,有“远看擎天柱,近似百尺莲”的美誉。 除了佛教景观,还有道教圣地北岳恒山。“恒山十八景”中最为著名的当属悬空寺。它建于崖壁之上,上载高崖,下临深谷,惊险奇特无法形容,就连“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的李白,当年也惊讶得只能吐出“壮观”二字。 “雁门关外野人家,不种桑榆不种麻。百里并无梨枣树,三春哪得桃杏花。”而今的雁门关外,已经变成了一个具有雄旷塞外景色、浓郁田园风情的生态旅游区。这里著名的“杀虎口”,就是古代山西人外出经商必走的“西口”。

6,有啥基督徒去的景点没

长沙,那里有个“基督教公园”,在黄兴北路,中山亭往北一点就可以看到了。据说,这是国内首个基督教的旅游景点,很不错的!据腾讯网消息,近日,球全最大的旅游社区TripAdvisor就全球必去景点发起网络投票。在前十名中,基督教文化类景点占到4处,分别是西班牙圣家族大教堂、意大利圣彼得大教堂、意大利米兰大教堂、巴西救世基督像。西班牙圣家族大教堂:圣家族大教堂是西班牙建筑大师安东尼奥·高迪的毕生代表作。始建于1882年,目前仍在修建中,官方预计2050年竣工。该教堂并非主教座堂,但教宗本笃十六世于2010年11月7日造访此教堂时将其册封为宗座圣殿。教堂主体建筑风格是巴塞罗那当地的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整体设计以大自然诸如洞穴、山脉、花草动物为灵感。高迪曾经说:“直线属于人类,而曲线归于上帝。”圣家族大教堂的设计完全没有直线和平面,而是以螺旋、锥形、双曲线、抛物线各种变化组合成充满韵律动感的神圣建筑。该教堂是一座象征主义建筑,分为三组,描绘了耶稣基督的诞生、受难及复活。意大利圣彼得大教堂:由米开朗基罗设计,是基督教大公教会(天主教会)的教堂,大公教会教徒的朝圣地与梵蒂冈罗马教宗的教廷,是世界五大教堂之首。作为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教堂,其总面积2.3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高45.4米,长约211米,最多可容纳近6万人同时祈祷。建筑风格具有明显的文艺复兴时期提倡的古典主义形式,主要特征是罗马式的圆顶穹窿和希腊式的石柱式及平的过梁相结合。意大利米兰大教堂:规模雄踞世界第二,是仅次于梵蒂冈的圣彼得教堂。著名的《米兰赦令》就从这里颁布,使得基督教合法化,成为罗马帝国国教。拿破仑曾在这里加冕,达芬奇为这座建筑发明了电梯。米兰大教堂也是世界上雕塑最多的建筑和尖塔最多的建筑,被誉为大理石山。意大利米兰大教堂是欧洲中世纪最大的教堂,可供4万人举行宗教活动。它始建于公元1386年,到公元1485年才完成。教堂的外部总共有2000多个雕像,内部雕像总共有6000多个雕像,是世界上雕像最多的哥特式教堂。巴西救世基督像:位于里约热内卢,落成于1931年,总高38米,体积庞大,有1145吨重,左右手的指间距达到了23米。雕像中的耶稣基督身着长袍,双臂平举,深情地俯瞰山下里约热内卢市的美丽全景,预示着博爱的精神和对独立的赞许。2007年7月7日,该基督像成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支持一下感觉挺不错的

7,中国有哪些宗教文化景观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千百年来,宗教几乎无所不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各个方面。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宗教不仅与哲学、文化、艺术、法律道德等有密切关系,它与地理的关系也极为密切。在建筑、聚落、服饰等文化景观上,它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因此,从地理角度研究宗教极为重要。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旅游关系极为密切,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不同区域、不同种类的宗教形成不同特征的宗教文化景观。研究我国宗教地理特征,研究宗教与文化景观之间的作用与关系,开展宗教旅游对于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 宗教与文化景观文化景观是地表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宗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留在文化景观中的印迹十分明显,构成了具有特色的宗教旅游资源。宗教对文化景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建筑的影响。宗教建筑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许多常用艺术手法一直影响着千百年来的建筑形式,具有特别的表现力。宗教影响宗教建筑的形式、朝向和稠密程度及分布状况。在那些与生态关系联系紧密的原始宗教中,宗教建筑的分布不广泛,其地位也不突出。民族宗教体系中的宗教建筑不仅分布广泛,而且宏伟壮观。如看伊拉克战争,在阿拉伯人的城乡,精美华丽,宏伟壮观的清真寺比比皆是,即使在僻远的小村落里,穆斯林们也要建造清真寺以便祈祷、奉献。宗教与文化景观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宗教影响着不同区域文化景观的形成、演变,在不同宗教影响下形成的文化景观所具有的特殊宗教气氛也使得宗教更加有吸引力、神秘感,从而促进了宗教的发展。天下名山僧占多。风景优美的名山被佛、道教徒占后经过多年的修建成为宗教名山,正是这些以宗教内容为核心的文化景观构成了宗教发展与依托的基地。这些基地成为宗教发展之源地,从这里流传、扩散到各地。为了促进宗教发展,宗教势力竭尽全力把精湛的艺术技巧运用到神圣的事业上,使神圣的灵光增添艺术的光辉。雕塑、绘画为神灵塑造庄严慈祥的形象,为教徒提供了顶礼膜拜的对象。音乐、舞蹈和诗歌为神灵注入热爱、关怀和拯救人类的灵性和情感,这种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景观是通过形象、声乐、诗歌、造型等感性的情感形式,来强化人们宗教心理和宗教感情,吸引更多的信徒,促进宗教的发展。二、 加强宗教研究,搞好旅游开发旅游业是当今世界发展得很快的朝阳产业之一。宗教旅游更是具有发展潜力的旅游活动。参加宗教旅游活动的人既包括到宗教圣地朝圣云游宗教名胜、在宗教场所举行宗教仪式的宗教徒,也包括受其宗教气氛的吸引前来的非宗教信徒。我国人文景观资源十分丰富,而宗教景观则是其中重要的部分。就山而论,有佛教四大名山;道教的名山更多,号称“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此外还有众多的石窟和数不清的宗教建筑物。其中许多已经成为我国各地风景轮廓的标志。宗教旅游者大多为非宗教信徒,正所谓“香客多半为游客”,大多数是借“佛”出门逛风景,看热闹,买东西。实际上在我国经过多年的演化,许多宗教活动已失去了原来的意义变为一种影响颇大的民俗活动,因而构成了重要的旅游内容。流行于全国的庙会就是如此。庙会实际上是一种重大的贸易集会,文化和娱乐集会。每逢斯日,成千上万的人蜂佣而至,热闹非凡。这一切皆因“庙”而成。可以说庙会就是一种宗教旅游。三、 试拟茅山道教旅游开发项目名称: 茅山——道教上请派寻踪文化游。(1)资源背景:A. 茅山为道教名山,上清派,符箓派发源地,对我国及东南亚地区道教的传播和发展有重大影响。茅山有源远流长的历史,盛传是茅氏三兄弟修仙得道之处。山中石刻和名人题词石刻立碑处处可见,构成了道教文化为内容的人文景观。B. 道教是地地道道、土生土长的中国传统宗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道教文化兼容百家,广泛融合吸收中国古代灿烂的传统宗教与学术文化,自成一家。凡古代传统宗教,秦汉神仙方士,黄老道家,阴阳五行学说,儒家思想,民间医学,养生学等,均在长生成仙、济世度人之主旨下,汇合成道教文化体系。鲁迅先生说得好,“中国的根底全在道教”。(2) 项目功能:A. 中国传统文化探源,主要针对文化层次较高的游客。B. 观光旅游,针对普通游客。(3)项目开发:A. 道教朝圣游、寻踪游,拾级而上,游览老子神像,观看碑刻等,感受道教文化。B. 恢复正常的宗教活动,开辟道教音乐欣赏之地及道教习武坪,对有观赏价值的景物要努力开拓和发掘,形成山、水、洞、观、林、碑结合的风景胜地。C. 增设道教历史博物馆、道教医学研究社等。D. 道教商品: 药酒、药水及道教书籍。
比如 布达拉宫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历史现象,千百年来,宗教几乎无所不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各个方面。作为人类文明的一部分,宗教不仅与哲学、文化、艺术、法律道德等有密切关系,它与地理的关系也极为密切。在建筑、聚落、服饰等文化景观上,它表现出独特的风格。因此,从地理角度研究宗教极为重要。宗教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旅游关系极为密切,是一种重要的旅游资源。不同区域、不同种类的宗教形成不同特征的宗教文化景观。研究我国宗教地理特征,研究宗教与文化景观之间的作用与关系,开展宗教旅游对于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旅游业的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化景观是地表文化现象的复合体,它反映了一个地区的地理特征。宗教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留在文化景观中的印迹十分明显,构成了具有特色的宗教旅游资源。宗教对文化景观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建筑的影响。宗教建筑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的许多常用艺术手法一直影响着千百年来的建筑形式,具有特别的表现力。宗教影响宗教建筑的形式、朝向和稠密程度及分布状况。在那些与生态关系联系紧密的原始宗教中,宗教建筑的分布不广泛,其地位也不突出。民族宗教体系中的宗教建筑不仅分布广泛,而且宏伟壮观。如看伊拉克战争,在阿拉伯人的城乡,精美华丽,宏伟壮观的清真寺比比皆是,即使在僻远的小村落里,穆斯林们也要建造清真寺以便祈祷、奉献。宗教与文化景观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宗教影响着不同区域文化景观的形成、演变,在不同宗教影响下形成的文化景观所具有的特殊宗教气氛也使得宗教更加有吸引力、神秘感,从而促进了宗教的发展。天下名山僧占多。风景优美的名山被佛、道教徒占后经过多年的修建成为宗教名山,正是这些以宗教内容为核心的文化景观构成了宗教发展与依托的基地。这些基地成为宗教发展之源地,从这里流传、扩散到各地。为了促进宗教发展,宗教势力竭尽全力把精湛的艺术技巧运用到神圣的事业上,使神圣的灵光增添艺术的光辉。雕塑、绘画为神灵塑造庄严慈祥的形象,为教徒提供了顶礼膜拜的对象。音乐、舞蹈和诗歌为神灵注入热爱、关怀和拯救人类的灵性和情感,这种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文化景观是通过形象、声乐、诗歌、造型等感性的情感形式,来强化人们宗教心理和宗教感情,吸引更多的信徒,促进宗教的发展。
文章TAG:宗教宗教旅游旅游地方宗教旅游地方有哪些

最近更新

相关文章